<nav id="ccigw"></nav>
<tt id="ccigw"><tt id="ccigw"></tt></tt>
  • 賈平凹:寫作是為了銘記失憶的歷史

    賈平凹:寫作是為了銘記失憶的歷史

    “我總覺得像我這個年齡,經過那么多的事情,從那個時代過來,很多東西都成為一種歷史,成為一種記憶了。但是這個年代又正好是失去記憶的年代,人們容易把什么事情都忘掉了,所以就把它寫下來。”賈平凹的《老生》榮獲2014年度新浪中國好書榜·年度十大好書第一名,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獲獎感言時,賈平凹這樣說道。

    有責任把歷史寫下來 給下一輩人做個參考

    賈平凹覺得,一個人的一生有上三輩和下三輩,每個人都會經歷。所謂上三輩,就是自己、父親、爺爺,下三輩就是自己、兒子、孫子。賈平凹認為,對于父親、爺爺,或者是自己經歷過的、聽說過的事情,就有責任應該把它寫下來,寫下來給后面的人做一個參考。

    近年來每到年終的時候,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站都有一個書籍排名榜,賈平凹認為,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社會對文學的重視,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文學的慘淡。賈平凹說,上世紀八十年代基本上沒有排名榜也沒有獎項這些東西,但全民都在讀文學書籍。

    現在,賈平凹每次參加活動都發現,文學類書籍有了,但占比很少,科技類、商業類、經濟類的特別多。這讓賈平凹覺得在這個文學慘淡的狀況下,自己還能再創作,一方面覺得自己除了寫作不會做別的事了;另一方面,覺得文學“總要有一部分人來干這個活”。

    小說不一定寫得太順溜 可以寫得艱澀些

    賈平凹的房子里有很多條幅,其中一幅“我有使命不敢待,站高山兮深谷行,風起云涌百年過,原來如此等老生”在微博上流傳甚廣,《老生》的書后面也附有這首詩。

    對此,賈平凹解釋道,這首叫詩,實際上也不叫詩,也不對仗、也不押韻,也沒有平仄,就是自己給自己鼓勁。因為每次賈平凹寫長篇的時候,經常在寫的當中就沒有干勁了,所以在每次寫長篇的時候,賈平凹就不停地鼓勵自己,想借很多條幅,把自己的勁鼓起來。

    《老生》有一個很大的特點,就是用了大量《山海經》的一些內容,把它鑲嵌到小說中。對于這點,讀者有各種各樣的反映,有的讀者反映這樣的寫作打斷了小說的`敘事,影響了閱讀。

    對此,賈平凹解釋道,“我不喜歡把一本書一口氣讀完。”賈平凹主張寫小說不一定寫得太順溜,有時可以想辦法把文章寫得艱澀一點。當時寫作的時候,賈平凹覺得自己寫內容總是和歷史有聯系,或者是“作為中國人,從思維的角度上來說可以控制很多東西。”

    面對讀者反映的《山海經》難讀,賈平凹說,不是文字難讀,它里面很通俗,也寫得很直白,但總有一些字不認識。有一些字賈平凹也不認識,他也是查字典看,不過現代字典上也沒有那些字,還要查老版字典。

    賈平凹借用他小時候看《紅樓夢》的感受給讀者以同感體驗。那時,他根本不看那些太虛幻境的故事,那些大觀園的姑娘做的詩賈平凹也看不懂,也就過去了,但再看別的文字,“我覺得讀起來也有意思,也就讀了。”大學畢業后再讀紅樓夢的時候,賈平凹覺得看見那些東西很有意思,也就喜歡讀了。

    賈平凹覺得一本書出來不一定把啥都讀到,各取所需,“反正拿一個老太太的針線盒子一樣,你需要什么,在里面取什么東西。”

    文學作品應該是抒發感情 但歸結于理性的東西

    賈平凹介紹,在陜西農村,講以前發生過的事情,講閑話的行為叫做“古今”(音gu jin,陜西方言)。賈平凹小時候沒有報紙、電視,也不像現在有各種活動,一到晚上就沒有事干。鄰居家有一個特別會講“古今”的人,村里的孩子就到鄰居家,用諸如推石磨之類的勞動換取人家每天晚上給講“古今”。把聽來的“古今”寫下來就是“寫古今”,賈平凹的《老生》基本寫一百多年來的歷史,書里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他聽說過或者經歷過的事情。

    北大老師陳曉明曾就文學和歷史與賈平凹進行過探討。從歷史出發,賈平凹認為,任何文學作品應該是抒發感情但歸結于理性的東西,“什么人來寫古今?古今怎么寫?古今不一樣,故事也就不一樣,作品也就不一樣了。”

    (來源:中國青年網,作者:蘇賀)

    【賈平凹:寫作是為了銘記失憶的歷史】相關文章:

    1.賈平凹《白夜》寫作背景

    2.失憶詩歌

    3.評賈平凹《老生》:小說的歷史觀念問題

    4.如果,失憶散文

    5.賈平凹

    6.失憶情感散文

    7.賈平凹談寫作:我有使命不敢懈怠

    8.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的黑板報資料


    緩存時間: 2023-03-24
   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免费直播,美女呗男生操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,伊人色色,在线亚洲h,欧美美女丝交